• 南寮竹坑步道

先民古道

清代先民從大肚溪口「水裡港」上岸,經茄投、竹坑沿南寮古道進入大肚臺地從事墾殖,此古道為臺地先民與外界主要聯繫管道。舊時道路規模大約牛車可以通過的寬度,南寮住民用牛車或人力載運山上雜糧;花生、地瓜等,至茄投換取米,堪稱「大肚臺地命脈」。

自從南崗產業道路通車後,取代古道交通功能,古道荒廢,逐漸為蔓生的雜草掩蓋,附近居民將這片土地當作牛羊放養的牧地,變為動物出沒其間的原始草原。

修建新步道

民國95年,林裕議鄉長開始進行踏勘,積極與相關單位聯繫協商,將國有土地無償利用,籌措各項所需,加上地方賢達仕紳鼎力支持協助,方得以闢築修建新步道,供鄉親民眾休憩健行用途。

全新的登山步道以古道為基礎重新翻修增建,至99年已有一條主線道及A、B、C支線,步道為木棧與石階的搭配設計,各線道視其攀爬的坡度差異,挑戰的難度各有不同。四條路線最先修築的是主線道,於96年6月完工,竹坑入口處有停車場與木本橋。木本橋為紀念龍井區首屆鄉長陳木本所設立,位於高架橋下半山坡處,視野開闊,附近設有休憩座椅,夏季涼爽怡人,常有附近居民於此休息乘涼。

主線道沿古道舊跡修築,共長2,400公尺,一般徒步腳程大約90分鐘走完全程。由竹坑入口往南寮方向前進,是逐漸爬升的坡度,坡度平緩地區由大理石鋪成步道,坡度較險峻的地段,則修築木棧步道以利爬行,沿途規劃大肚臺地原生植物的復育栽培,計有土芭樂、相思樹等。南寮入路意象處還闢有一處臺灣百合的復育區,為大肚臺地最具代表性的原生植物。

A步道於97年5月完工,由主線道延伸出300公尺,終點為一觀景平臺。從竹坑入口至A步道的觀景平臺,沿途設有大榕樹休息處、花架涼亭、休息平臺等休憩設施,步行總共需時大約40分鐘。B步道全長大約600公尺,於97年4月完工。C步道為沿著山谷谷底的走勢興建,由竹坑步道入口的停車場進入,沿途有鯉魚山、龍華樹休閒廣場、相思五福休憩區、古景、花架、121階梯好漢坡等各處景點,全長共2,000公尺。古道旁有類似鯉魚形的山丘,當地民眾稱之大鯉魚山,古老傳說從前有一大一小2條盤踞於山谷,大的鯉魚朝向山上,小的鯉魚朝向大海,因下大雨洪水泛濫,將小鯉魚流向大海,魚得水不復回,現今獨留大鯉魚留守家園。

主線道距離南寮入口意象850公尺附近有一休息平臺,平臺經由340道階梯的古井天梯接近垂直下降至大肚山谷底,即到達當年南寮居民汲水的古井。現今古井被重新整修,煥然一新,井邊修築一休憩空間,有石桌、石椅,地面鑲嵌一幅巨大的龍井意象。從山坡頂的A步道觀景平臺往下俯瞰,則可看見整個縱谷,兩岸山峰遙遙相望,龍井、梧棲、沙鹿等地盡入眼底,天朗氣清時刻,甚至可以遠眺清水休息站、彰化縣鹿港、福興的風力發電機組,格局開闊,氣象萬千。

 

-資料來源:龍井百年志(2011)

 

圖片一

圖片一

圖片二

圖片二

圖片三

圖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