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創新服務學習模組」熱烈招生中

    本課程模組由「跨域創新課程模組」與「在地行動提案」共構,透過精心設計的服務學習具體實踐方案與反思活動,以培育學生「硬實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創造個人的價值觀,增強自信心、溝通技巧、表達能力、學習發揮團隊精神及領導能力等「軟實力」。

    期待透過課程中特別設計的跨領域合作團隊及精心規劃的跨界服務學習行動方案,展現熱情與活力、盡情學習,以培養對社會問題的覺察能力,並對社會產生更多的社會關懷與責任。

 

選課代碼:

風土觀察學—大肚山與筏子溪

選修/3學分

授課教師: 王崇名 通識中心教授

課程說明: 透過閱讀文史資料典籍及實際在地經驗理解地方樣貌,進而探索地方價值。從認識大學鄰近社區歷史人文發展開始搭建與地方的橋樑,建立共同關懷地方的社群關係。

 

選課代碼:

教育服務學習

選修/2學分

授課教師: 陳鶴元 教研所助理教授

課程說明: 課程主要讓大學生的角色從過去的資源使用者,成為社區的助人者,願意投身進入教育服務學習領域,服務社區國中生,以改善弱勢群體成員生活處境以及受教機會,也強化學習者自身的社會服務實踐知識與能力。提供學生透過教室延伸的教學,與社區和在地學校合作,建立同理心與關懷社會的態度。

 

選課代碼:

環境共生設計導論

選修/1學分

授課教師: 李俐慧 工設系副教授

課程說明: 透過田野行動紀錄、社區工作坊、社會實驗等方式,針對真實社會場域的需求,建構具體可行且同時兼具社會價值與經濟產值的行動方案,並協同社區場域相關的組織團體,共同執行、實踐。從環境中人、事、物、場域關係,探討地方永續發展元素,並進行社會創新。培養具地方意識的種子設計師,凝聚在地認同與社區共識。

 

選課代碼:

從農場到餐桌的教育

選修/2學分

授課教師: 李貴宜 餐旅系副教授

課程說明: 食農教育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帶領學生先對食農教育有所認識,教導大學生如何設計食農教育教案。了解食農教育中農業、飲食和環境教育所代表之意義。深入社區,以食農教育為實踐方式協助弱勢兒少。

 

歡迎您加選本課程模組,為您的未來加分。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服務學習組聯繫。

勞作教育處服務學習組,聯繫電話: (04)23590121 分機 28625 蕭小姐